一流成果丨谦卑型领导的双刃剑效应:探讨谦卑型领导何时以及为何促进或抑制下属的越轨行为

发布日期:2025-02-17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报》(粤府函〔2024〕72号),公布了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我集团共有15项成果入选,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成果名称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Leader Humility: Investigating When and Why Leader Humility Promotes versus Inhibits Subordinate Deviance 

谦卑型领导的双刃剑效应:探讨谦卑型领导何时以及为何促进或抑制下属的越轨行为

 

成果出版信息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20年7月

 

摘要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持续增强,以“一己之力解决所有问题”的传统领导风格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组织的发展。同时,大量研究发现,近年来相继爆发的企业丑闻与领导者的傲慢、自大、权力意识过高以及自负的决策等有密切关联。因此,企业越来越呼吁领导“多一些谦卑,少一些傲慢”。与此相对应的,在学术界,以谦卑型领导(leader humility)为代表的领导伦理相关行为也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研究者们的关注。谦卑型领导意味着领导在与员工互动中表现出“(a)更加准确的自我概念;(b)欣赏并赞扬他人的优点与贡献;以及(c)可教性,即对他人意见和反馈的开放性”的领导风格,它强调领导者以一种“自下而上”审视自我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谦卑型领导被视为是“接地气的管理”或“自下而上的领导”,并会对员工和团队的态度/氛围、行为及绩效等产生显著的影响。目前关于谦卑型领导的研究都一致表明,谦卑型领导对下属、团队、甚至组织都具有积极影响,却忽视了其潜在的消极影响。谦卑型领导会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吗?如果会产生负面影响,它又是如何以及在何时发生的?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在发挥谦卑型领导行为积极影响的同时,提防这些消极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现有文献提供了极有限的答案。

 

根据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本研究通过交叉研究设计(一个实验和一个现场问卷研究),创新性地发现了谦卑型领导的潜在消极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谦卑型领导对下属越轨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具体的,该研究发现,谦卑型领导行为具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当下属对谦卑型领导行为采用自我服务式归因时(self-serving attribution),谦卑型领导行为会导致下属心理权利感(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的增加,即个体觉得自己相比于其他同伴,应该得到更多或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一种即时感受,从而进一步促进下属的越轨行为(workplace deviance);而另一方面,当下属对谦卑型领导行为不采用自我服务式归因时,谦卑型领导行为会增强下属感知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进而抑制下属在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

 

获奖人简介

 image-20250221022510-1

秦昕,ok138cn太阳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太阳集团tyc138教务部教学发展处处长、ok138cn太阳集团副院长。担任太阳集团tyc138经济与管理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北京大学光华ok138cn太阳集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亦是哈佛大学商学院中美富布赖特(Fulbright)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兴趣包括AI与社会科学、伦理、领导等,正着力开展系列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已在PNAS、PNAS Nexus、British Medical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心理学报》等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近70篇论文。曾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广东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广东省卓越人力资源研究成果奖一等奖(3项)、太阳集团tyc138何氏杰出科研贡献奖、何氏杰出教学贡献奖、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等荣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担任广州市首届全面依法治市咨询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