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新闻动态

开普敦游学记——带你“揭秘”南非真面目

发布日期:2019-12-23

向南非出发

 

首先说一下自己报名开普敦游学项目的初心,当得知项目通知时,才知道原来管院还有海外交流的项目,有点惊奇。由于自己没有留学经历,对于海外大学学习的种种,有一种体验的好奇,此为一;同时刚好又是南非,非洲大陆过往只存在于想象中,那边的风土人情对我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简单了解了费用和要求之后,便决定试试报名并尽最大努力拿到南非行的offer。

 

南非行程:11.23-12.1(Hong Kong-AddisAbaba-CapeTown);11.25-11.29(周一到周五)是课程安排,在开普敦大学商学院(GSB)。

 

费用:约9000RMB(不包括购物)。

 

学习篇

 

学习的主题是“Context-basedstrategy in southern Africa”,还是挺有地区特色了解意义的。

(课表)

 

一共随机分成5个学习小组,每组6个人。其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教室上课讨论,而且不同的内容模块请了不同专业领域的老师或者企业过来讲,有印度小哥介绍南非经济,GSB教授讲数字经济,当地最大的保险企业SAM的相关负责人讲保险市场等。另外一半时间穿插走访当地博物馆、代表景点、以及代表性的当地企业。两个特色的博物馆,介绍了当地相关的欧洲殖民文化和风土人情变迁;参访当地零售卖场企业woolworths以及一百多年历史的葡萄酒酒庄,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当地的业态和面临的全球以及当地竞争。

 

个人体会,英语好会比较得心应手一些,否则听不太懂且反应慢;知识的深度没办法满足,不过对于见识和当地的了解会比单纯旅游来的更全面,涉及的话题包括政治、经济、制度、技术等。国外大学的上课形式,上课节奏安排,不同老师上课风格,表达的差异性等都有不错的感受。总之一句话,此行完全值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学习上最大的触动是:务必要掌握好一两门外语,英语是基础,因为这个世界的通行语言是英语,因为这个世界最前沿最重磅的知识都是用英语,因为也是通向新认知的一扇窗户,更是成为世界公民的基础(如果想的话)。

 

 

吃住篇

 

吃的方面,毕竟是在万里之外的非洲,融合了非洲当地和欧洲以及世界各地的特色(我们最后一晚吃的是中餐,包括“虾饺”),习惯与否就见仁见智了,个人喜欢尝试新的东西,无论好吃与否。要想走的更远,摆脱中国胃的束缚可是前提。吃的东西普遍偏欧洲风格为主,价格不算贵,一般的餐厅人均七八十RMB(http://xhsurl.com/2RD55 婉盈同学拍的视频,舌尖上的Cape Town)

(欢迎晚宴的餐厅很具有非洲特色,包括食物、用餐形式、表演)

 

 

开普敦的住宿由于是旅游城市,且经济较为发达,普遍比较贵,普通国内经济型档次的酒店在那边也要1000+RMB/晚,据说订Airbnb会便宜很多。当地有个最贵的酒店,冬季4W/晚,夏季8W/晚,就在waterfront海边。

 

游玩篇

 

南非气温常年12-23℃,地中海气候,所以去非洲避暑是真的。

 

11月24号开普敦当地时间下午3点左右抵达,机场取车(提前租车)和小伙伴直接驱车60公里到达好望角,沿途沿着高速一路经过贫民窟、盘山公路、巨美的沿海公路,到达好望角。7点左右开始返程,在途中经过Simon Town 找的一家当地餐厅吃的晚饭,然后开车返回酒店check in。

(好望角最高顶灯塔指示牌)

(海天一色的净蓝)

 

(好望角拍照打卡点)

 

(完成“好望角”跑步打卡心愿,每天沿着海边晨跑无比的享受)

 

30号早上去拿车(提前一天租好),和小伙伴直接开车上Table Mountain,提前买好上下的缆车票,不过当天雾太大,上了山顶后啥也看不见,有点小遗憾,不过倒也有另外一种人间仙境之美,仿佛穿梭在仙气中,看着云雾来回漂浮。

(能见度不超过5米的Table Mountain山顶)

 

28日上午参观贫民窟,听当地的NGO组织介绍他们在当地做的公益项目。相信如果是个人旅游,应该是不会到这种地方来,对于全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是很更重要的补充。

(贫民窟)

 

 

如果要深度的游玩,预留两三天时间会比较充足,无奈我们要赶回来“写作业”,留点小遗憾下次带着家人来度假。不过带着友情去寻找诗和远方,也是别有一番体验。

 

政治经济文化

 

 

南非是共和总统制,1994年以前主要是白人掌权,而且实行种族隔离,民族人种矛盾比较大,到现在依然是个充满挑战的问题。1994年曼德拉废除种族隔离后,大量白人撤离非洲,最初白人占总人口的16%到现在只有8%左右,但是国家的经济商业主要掌握在白人手里,权利由黑人掌握。白人是有产阶级,所以在南非一个很直观的现象是,很多的服务、体力劳动工作都是黑人在做,street man也基本都是黑人,给我们上课的德裔教授的助教小姐姐就是黑人。双方的对立和矛盾并没有在减缓,所以也有另一种说法,曼德拉到底是南非的罪人还是南非的英雄。民族的单一性是否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来之前都比较担心社会治安,但是来了之后,发现其实只要是在白人区,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晚上不去人少的地方,去闹区逛一逛,酒吧喝一杯完全不用担心。

 

 

南非的经济在整个非洲排名第六,人口也刚好是非洲第六(5000+),人均GDP 6000+美元,要知道南非曾经可是发达国家。毕竟曾经是白人统治的国家,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非洲第一,基础工业化能力非洲最强。南非的几大支柱产业有金融、商贸服务、矿产(铂金、钻石)等。

 

文化,当地人用的最多的APPWhatsApp Facebook Twitter,而且Uber是出行的主要方式,没有车的话。主流社会价值观是西方价值观,自由、民主、私产保护,看美国电影,听西方音乐,消费西方品牌,英语系国家。大的消费品市场几乎都是西方品牌霸占,很多本地的大集团背后都是很多国外财团,世界第二大的啤酒公司南非的米勒隶属于百威。受过高等教育的当地人比较具有全球眼光和全球经历,给我们讲课的几位老师几乎都来过中国,而且对于中国的了解不算浅,对于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也都理解的很清晰;当地企业对于全球产业和竞争都比较了解,而且全球的商务往来超乎来前的想象,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世界是平的,虽然中间有波动。最大额挑战依旧是白人文化和黑人文化的融合,两种不同文化养育出来的人在思想行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大智慧长时间才能解决好。当中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所以我们在GSB也看到不少黑人教授,女性黑人教授。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感悟

 

1、非洲人民的热情奔放和西方对于公德的注重,有着深切的感受。黑人朋友能歌善舞,热情乐观,白人朋友的公德礼让也印象深刻(行车礼让行人,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2、去之前对于非洲的印象关键词是:热、黑、穷。但是来了开普敦,发现至少这里不只是这样,地中海气候的海边城市,空气湿度和风力都特别舒适,蓝天白云美得不真实,小欧洲与传统非洲相互共存,包容开放。
 
 
3、中国已经强起来了,到处都是中国元素,埃塞俄比亚机场附近都是中国承建公司,航空杂志扉页就是中国公司的广告,海关小哥几乎都会几句中文,商贸往来紧密,文化学习交流频繁。飞机降落的第一条短信就是关于当地中国大使馆的相关联系信息,足足的安全感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分量。
 
 
4、世界尽管有这么多的不同,但是好在相同在增加。皮肤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说着一样的语言;文化不一样,但是我们有一致认同的向善;环境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消费着同一个品牌。

(图片来自网络)

 
5、艺术有价值观,文化有价值观,但是通过商业,我们可以走的更紧密,人人都在申讨消费主义的时候,至少消费主义带给这个世界很多的一致性,有些时候就是因为消费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多增加一丝信任。两个吃着麦当劳而不同肤色的人也许会相视一笑,两个穿着Nike运动装晨跑的异性也许会相互问候一句,两个乘坐同一班航班的旅客不小心踩了一脚也许可以相互道一声抱歉商业可以联结种族、文化、国家。
 
 
6、经历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就要多一份尝试。

 

作者:2019 PBMBA3班  焦鹏